top of page
2025全球兒童及青少年鼓手大賽-第四季

2025 全球兒童及青少年鼓手大賽 - 第四季:以鼓點敲響初心,用節奏連接世界

歡迎來到第四季「2025 全球兒童及青少年鼓手大賽」!這是一場匯聚全球兒童及青少年鼓手才華的國際藝術盛宴,參賽者將以有力的節奏、飽滿的熱情,傾訴對音樂的無限熱愛,以震撼的演繹與創作語言詮釋新世代視角下的鼓手魅力。本季大賽不僅是鼓手技法展示的專業舞台,更是促進音樂文化跨地域傳播、激發青少年藝術創新思維的關鍵平台,為年輕的鼓手愛好者搭建起跨越國界的藝術交流橋樑。

評審團與評審標準​

由國際資深打擊樂理論學者、當代著名鼓手及青少年音樂教育專家組成的專業評審團,將以嚴謹且兼具包容的視角,從以下核心維度對參賽作品進行公平公正的評判:

內涵傳達:穿透鼓手本質的理解與再現

  • 曲目與時代的融合度:能否選取具有音樂文化底蘊或時代意義的題材(經典器樂、流行金曲、傳統節奏、文化融合創作等均可),並賦予個性化演繹。例如兒童組可聚焦充滿童趣的簡易曲目,如《小星星變奏》《快樂節拍》,用活潑節奏勾勒天真可愛的音樂場景;青少年組可挑戰具有情感深度或現實關懷的題材,如《萬里長城永不倒》節奏改編、《We Will Rock You》創新演繹,或創作「跨時空題材」,讓傳統鼓樂元素(如民族鼓點、節奏型態)與現代音樂形式(如電子節拍、嘻哈節奏)碰撞出獨特思想,展現對鼓樂文化傳承與時代發展的敏銳洞察。

  • 曲目與演奏風格的契合度:鼓樂作品的情感內核是否與所選演奏風格(搖滾風格、爵士風格、民族風格、流行風格)的特質高度匹配。兒童組可用清新明快的風格演繹,以簡潔節奏賦予音樂生機,如《幸福拍手歌》改編版用歡快鼓點傳達歡樂活力;青少年組則可憑藉搖滾風格的激昂、爵士風格的靈活或民族風格的醇厚,傳達不同類型作品的魅力 —— 如以搖滾風格演繹《逆戰》的強勁節奏,用民族風格演繹《喜洋洋》的熱鬧鼓點,讓演奏風格與曲目情感深度契合。

  • 跨文化元素的融入:鼓勵參賽者打破地域文化邊界,將中國鼓樂藝術與其他文化的音樂特色進行創意融合。例如在演奏中融入西方爵士鼓的節奏變化,或在民族鼓曲目中加入外國節奏元素(如將《鑼鼓經》與拉丁節拍結合),亦或是將傳統鼓樂的力度韻味與現代音樂的編曲理念相結合,用「跨文化音樂對話」展現全球文化的多元與和諧,如《東西節奏和鳴》以中國大鼓演繹主旋律、用爵士鼓鋪墊節奏層次。

技巧表現:掌控鼓手的精度與張力

  • 節奏、力度、速度、擊打位置基礎技法的純熟度:綜合評估節奏的準確性、力度的層次感(強弱對比)、速度的穩定性、擊打位置的精確性(鼓面不同區域的音色把控)。兒童組需關注節奏的均勻性(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清晰演繹)、力度的基礎控制(如輕擊與重擊的區分);青少年組則需強化技巧的層次感(如複合節奏的流暢演繹、速度轉換的自然銜接)、節奏的張力(如漸快漸慢的靈活調整、突強突弱的精准把控),以及細節的精緻度(如滾奏的均勻度、邊擊的清脆度);原創作品還需評估節奏編排的合理性與感染力。

  • 節奏變化、加花設計、音色混搭技法風格的創新性:是否在遵循傳統鼓樂技法規範的基礎上,融入個人獨特的表達。例如在經典曲目演奏中加入現代節奏加花(如填充式滾奏增強律動感),或在流行曲目中嘗試特殊擊打方式(如用鼓刷營造溫柔氛圍、用鼓槌側擊表現獨特音色);也可探索「樂風混搭」的可能性 —— 如一首作品中以民族鼓演繹主旋律節奏、用電子鼓鋪墊層次,創造獨特的聽覺體驗與記憶點。

  • 難度挑戰的適應力:面對複雜曲目、多種技法或特殊創作要求時的應變與表達能力。如演繹大型鼓樂作品片段時的整體協調性(如與伴奏的配合、快慢樂段的銜接)、節奏轉折(從平穩到激烈的張力變化)的合理性;對於經典鼓樂作品(如《鼓點飛揚》《雷霆萬鈞》選段),能否在把握核心氛圍(如熱烈、莊嚴)的同時,避免套路化呈現,融入自身對音樂的獨特感悟。

情感傳遞:鼓點背後的共鳴與溫度

  • 作品情感的表達力:作品能否透過節奏變化、力度調整、速度起伏,精准傳達內在情感。例如演繹喜慶主題作品時,用密集節奏、強勁力度傳達歡樂;演繹溫情主題作品時,用舒緩節奏、柔和力度演繹溫馨;演繹勵志主題作品時,則通過漸強節奏、激昂力度,讓聽者感受到作品的力量與張力,如《陽光總在風雨後》改編版用節奏層次遞進表現堅毅,《超越夢想》用堅定鼓點與強勁力度表現熱烈氣勢。

  • 兒童組純真情感的呈現:兒童組可憑藉直白、真摯的演奏視角,傳達內心對鼓樂與生活的本能喜愛。如演奏《數鴨子》改編版,以跳躍節奏表現童趣;或創作簡單童謡式鼓樂旋律,用天馬行空的想象展現童年的純真與美好,讓作品充滿天然的感染力,如將動物叫聲融入節奏、用間隔鼓點模擬遊戲場景,盡顯童真。

  • 青少年組多元情感的詮釋:青少年組則可透過更細膩的演奏處理,表達更豐富、立體的情感層次。如演繹「音樂故事」類曲目時,用鼓點的起伏模擬情節的發展,搭配力度的變化表現心境的轉變;演繹「家鄉風貌」主題作品時,以富有地域特色的節奏描寫家鄉細節,用熟悉的鼓點傳達鄉愁,展現對生活與音樂的深度思考,如《故鄉的原風景》改編版用悠遠節奏演繹對家鄉的思念。

整體呈現:鼓樂作品的綜合感染力

  • 作品完整性:關注鼓樂作品在整體結構與內容上的協調性與完整性。包括開篇的吸引力(如開場鼓點的情感鋪墊、第一眼聽覺衝擊)、中間層次的飽滿度(如節奏變化有韻律、力度搭配有層次)、收尾的餘韻(如結尾長音的自然淡出、情感的餘味延續);演奏風格與作品情感的契合度(如喜慶作品節奏密集、沉靜作品節奏舒緩);以及演奏姿態、節奏把控舞台表現的規範性(如坐姿 / 站姿的穩定、開奏前節奏的校准、與伴奏的配合默契)。

  • 創意表現形式:鼓勵參賽者突破單一演奏形式,通過多元呈現增強作品的立體感與體驗感。如在獨奏中融入肢體表現(如演奏《活力節拍》時搭配律動動作),或將作品改編為「鼓樂串燒」(如《經典節奏組合》選取《小蜜蜂》《幸福拍手歌》等節點);亦或是以「鼓樂 + 文字」形式呈現(如在演奏前解說曲目背景、搭配詩詞朗誦),讓單首鼓樂與整體敘事相互映襯,提升作品的感染力。

  • 風格一致性:演奏風格與作品主題、情感基調的整體呼應。如演繹童話風鼓樂時保持活潑可愛的演奏風格,演繹紅色主題作品時展現莊嚴激昂的藝術特色,演繹現代流行作品時突出清新灑脫的音樂屬性;無論是獨奏作品還是合奏作品,都需確保風格統一,避免因風格雜亂影響整體欣賞體驗,讓作品既有個人特色,又符合鼓樂藝術本身的審美屬性。

大賽理念:以鼓點敲響初心,用節奏連接世界

本季「2025 全球兒童及青少年鼓手大賽」宛如一座跨越國界的音樂殿堂,為每一個懷揣鼓樂夢想的孩子鋪就一條用鼓點與情感連接自我與舞台的星光大道。

在這裏,年輕的鼓手愛好者在傳統與創新的交融中突破表達邊界:他們可能是經典的傳頌者,用有力的鼓點再現音樂的經典魅力,讓傳統鼓樂的醇厚、經典節奏的活力在新時代煥發生機;也可能是潮流的開拓者,以大膽的風格為鼓樂藝術注入新的活力,讓經典節奏與現代曲風、異域元素碰撞出時代火花。每一個鼓點的演繹、每一段節奏的詮釋,都飽含著對鼓樂的熾熱摯愛;每一種力度的嘗試、每一首曲目的演繹,都凝聚著對音樂藝術的虔誠探索。他們如絢麗的音樂精靈,用生動的鼓樂綻放藝術自信;似溫暖的信使,以獨一無二的節奏語言觸動世界心靈。

此刻,我們滿心期待見證全球青少年鼓樂藝術的無限可能,更憧憬未來有更多熱愛鼓樂與音樂的年輕人加入這場盛會 —— 跨越國界與語言,以鼓點為媒,讓音樂成為溝通世界的橋樑;在節奏中釋放激情,為全球音樂版圖注入年輕的創造力量!願每一段震撼人心的演奏,都成為點燃鼓樂夢想與音樂熱情的火種,讓這門傳遞情感溫度的藝術,在未來的時空中綻放更加絢爛的光芒!

使用 組別 篩選項目
中文姓名
英文姓名
獎項
區域
組別
洪瑀均
Ang yee cin
金獎
馬來西亞
幼兒組
麥晉𤋮
Mak chon hei
金獎
澳門
幼兒組
林可滢
LIM KE YING
金獎
馬來西亞
高中組
葉家希
Zac Woo
金獎
香港
高小組
何芊雪
Ho Stephane
金獎
香港
初小組
葉家希
Yip ka hei
金獎
香港
高小組
翁敬菘
Jenson Ong Jin Xiong
金獎
馬來西亞
初小組
王妍蓁
Wang Yen Chen
金獎
臺灣
公開組
梁恺轩
leong kai xuan
銀獎
馬來西亞
幼兒組
游霽揚
YU,JI-YANG
金獎
臺灣
初小組
游霽昀
YU,JI-YUN
金獎
臺灣
初小組
龚伟名
Keng Wai Ming
金獎
馬來西亞
高小組
郑筠蓓
Teh Goon Buei
超級金獎
馬來西亞
高小組
陈靖恒
TAN JYNN HIN
超級金獎
馬來西亞
高小組
陈靖斌
TAN JYNN BIN
超級金獎
馬來西亞
高小組
林涔硯
LIN CEN YAN
金獎
臺灣
幼兒組
陳立晨
Chan Lap Sun
金獎
香港
幼兒組
林榆晏
Lin Yu Yen
超級金獎
臺灣
高小組
黃稚霖
HUANG,CHIH-LIN
金獎
臺灣
幼兒組
陈锦鸿
Chin Kim Hung
超級金獎
新加坡
公開組
Page 1 of 14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