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全球兒童及青少年中樂大賽-第三季
2025全球兒童及青少年中樂大賽-第三季:讓樂聲連接世界,用旋律傳承文明
歡迎來到第三季「2025 全球兒童及青少年中樂大賽」!這是一場匯聚全球兒童及青少年中樂才華的國際文化盛宴,參賽者將以靈動的指尖、飽滿的情感,傾訴對中華傳統音樂的無限熱愛,以獨特的演奏與創作語言詮釋新世代視角下的中樂魅力。本季大賽不僅是中樂技法展示的專業舞台,更是促進中華音樂文化跨地域傳播、激發青少年中樂創新思維的關鍵平台,為年輕的中樂愛好者搭建起跨越國界的音樂交流橋樑。
評審團與評審標準
由國際資深中樂理論學者、當代著名中樂演奏家及青少年中樂教育專家組成的專業評審團,將以嚴謹且兼具包容的視角,從以下核心維度對參賽作品進行公平公正的評判:
內涵傳達:穿透中樂本質的理解與再現
-
曲目與時代的融合度:能否選取具有中華文化價值或時代意義的曲目(傳統古曲、現代中樂作品、文化主題創作等均可),並賦予個性化演繹。例如兒童組可聚焦充滿童趣的傳統樂曲片段,如《茉莉花》《拔根蘿卜》(改編版),用活潑節奏勾勒天真可愛的音樂場景;青少年組可挑戰具有文化深度或現實關懷的曲目,如《梁祝》選段、《絲路隨想》,或創作「跨時空題材」,讓傳統中樂元素(如古琴泛音、竹笛花舌)與現代音樂形式(如流行節拍、電子音效)碰撞出獨特思想,展現對中樂傳承與時代發展的敏銳洞察。
-
曲目與樂器的契合度:中樂作品的情感內核是否與所選樂器(古琴、竹笛、二胡、揚琴、琵琶等)的特質高度匹配。兒童組可用竹笛、二胡等音色清亮的樂器演繹,以簡潔旋律賦予音樂生機,如《喜洋洋》用竹笛明快節奏傳達歡樂活力;青少年組則可憑藉古琴的深沉、琵琶的清脆或二胡的婉轉,傳達不同類型作品的獨特魅力 —— 如以古琴彈奏《流水》的悠遠蒼茫,用琵琶演繹《十面埋伏》的激昂緊張,讓樂器特色與曲目情感深度契合。
-
跨文化元素的融入:鼓勵參賽者打破地域文化邊界,將中華中樂藝術與其他文化的音樂特色進行創意融合。例如在二胡演奏中融入西方小提琴的揉弦技巧,或在揚琴曲目中加入異域節奏元素(如將江南絲竹與拉丁節拍結合),亦或是將傳統中樂的旋律韻味與現代音樂的編曲理念相結合,用「跨文化音樂對話」展現全球音樂的多元與和諧,如《中西樂曲合璧》以古琴彈奏主旋律、用鋼琴鋪墊和聲背景。
技巧表現:掌控中樂的精度與張力
-
基礎技法的純熟度:綜合評估音準、節奏、指法、氣息(管樂)、弓法(弦樂)的完整性與恰當性。兒童組需關注音準的穩定性(如基礎音階、簡單旋律的準確演繹)、節奏的均勻性(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清晰把控);青少年組則需強化技巧的層次感(如古琴泛音與按音的靈活轉換、二胡快弓與慢弓的對比運用)、情感的張力(如漸強漸弱的自然過渡、顫音與滑音的細膩處理),以及細節的精緻度(如琵琶輪指的均勻度、揚琴顫音的靈活性);原創作品還需評估旋律編排的合理性與感染力。
-
技法風格的創新性:是否在遵循傳統中樂技法規範的基礎上,融入個人獨特的表達。例如在古琴演奏中加入現代彈奏技巧(如輕微拍弦模擬自然聲響),或在竹笛曲目中嘗試特殊音色(如用循環呼吸法延長長音、用花舌技巧模擬風聲);也可探索「樂風混搭」的可能性 —— 如一首作品中以二胡演繹主旋律(傳統調式)、用吉他鋪墊和弦(現代編曲),創造獨特的聽覺體驗與記憶點。
-
難度挑戰的適應力:面對複雜曲目、多種技法或特殊創作要求時的應變與表達能力。如演繹大型中樂協奏曲片段時的整體協調性(如與伴奏的配合、快慢段落的銜接)、情感轉折(從沉靜到激昂的音樂張力變化)的合理性;對於經典曲目(如《二泉映月》《高山流水》),能否在把握核心情感(如憂傷、悠遠)的同時,避免套路化演繹,融入自身對音樂的獨特感悟。
情感傳遞:樂聲背後的共鳴與溫度
-
作品情感的表達力:作品能否透過造型變化、色彩氛圍、材質觸感,精准傳達內在情感。例如創作關愛主題作品時,用圓潤造型、溫暖色彩傳達溫情;創作未來主題作品時,用前衛線條、科技藍色演繹創新;創作文化主題作品時,則通過傳統符號、復古色彩,讓觀者感受到作品的文化底蘊與張力,如《老物件再生設計》用舊木頭做基底表現時光感。
-
兒童組純真情感的呈現:兒童組可憑藉直白、真摯的設計視角,傳達內心對生活與創意的本能喜愛。如用稚嫩線條設計《我的夢幻書包》,以鮮艷色彩表現使用樂趣;或創作《寵物專用小窩》,用天馬行空的想象展現童年的純真與美好,讓作品充滿天然的感染力,如將小窩畫成城堡形、用彩虹色做裝飾,盡顯童真。
-
青少年組多元情感的詮釋:青少年組則可透過更細膩的設計處理,表達更豐富、立體的情感層次。如創作「家鄉記憶」主題作品時,用設計的細節模擬從離家到思念的過程,搭配材質的變化表現心境的轉變;創作「社會關懷」主題作品時,以貼心的功能設計關注特殊群體需求,用實用的場景傳達善意,展現對生活與社會的深度思考,如《殘疾人友好門把手》用防滑材質、易握造型體現關懷。
整體呈現:中樂協調的綜合感染力
-
作品完整性:關注中樂作品在整體結構與內容上的協調性與完整性。包括開篇的吸引力(如引子部分的情感鋪墊、第一眼聽覺衝擊)、中間層次的飽滿度(如旋律變化有韻律、音色搭配有節奏)、收尾的餘韻(如結尾長音的自然淡出、情感的餘味延續);演奏風格與作品情感的契合度(如喜慶作品節奏明快、沉靜作品旋律悠遠);以及演奏姿態、樂器調音的規範性(如坐姿與持器的標準、演奏前調音的準確)。
-
創意表現形式:鼓勵參賽者突破單一演奏形式,通過多元呈現增強作品的立體感與體驗感。如在獨奏中融入伴舞元素(如演奏《敦煌曲》時搭配古典舞),或將作品改編為「樂曲串燒」(如《經典中樂片段組合》選取《茉莉花》《紫竹調》等節點);亦或是以「中樂 + 文字」形式呈現(如在演奏前解說曲目背景、搭配詩詞朗誦),讓單首樂曲與整體敘事相互映襯,提升作品的感染力。
-
風格一致性:演奏風格與作品主題、情感基調的整體呼應。如演繹童話風中樂時保持活潑可愛的演奏風格,演繹傳統題材中樂時展現典雅莊重的藝術特色,演繹現代主題中樂時突出清新明快的音樂屬性;無論是獨奏作品還是合奏作品,都需確保風格統一,避免因風格雜亂影響整體欣賞體驗,讓作品既有個人特色,又符合中樂藝術本身的文化屬性。
大賽理念:讓樂聲連接世界,用旋律傳承文明
本季「2025 全球兒童及青少年中樂大賽」宛如一座跨越國界的音樂花園,為每一個懷揣中樂夢想的孩子鋪就一條用指尖與旋律連接自我與文化的星光大道。
在這裏,年輕的中樂愛好者在傳統與創新的交融中突破表達邊界:他們可能是傳統的繼承者,用流暢的技法演繹歷代中樂大師的經典作品,讓伯牙的古琴、華彥鈞的二胡在新時代煥發生機;也可能是創新的探索者,以大膽的構思為中樂藝術注入新的活力,讓傳統旋律與現代審美、異域文化碰撞出時代火花。每一次指尖的跳動、每一處旋律的起伏,都飽含著對中樂的熾熱摯愛;每一種技法的調整、每一段音色的選擇,都凝聚著對中華文化的虔誠探索。他們如絢麗的音樂畫卷,用生動的演繹綻放文化自信;似溫暖的對話,以獨一無二的音樂語言觸動世界心靈。
此刻,我們滿心期待見證全球青少年中樂藝術的無限可能,更憧憬未來有更多熱愛中樂與傳統的年輕人加入這場盛會 —— 跨越國界與語言,以樂聲為媒,讓中華文化成為溝通世界的橋樑;在旋律中釋放激情,為全球文化版圖注入年輕的創造力量!願每一段動人心弦的演奏,都成為點燃中樂夢想與文化熱情的火種,讓這門傳遞中華韻味的藝術,在未來的時空中綻放更加絢爛的光芒!
中文姓名 | 英文姓名 | 獎項 | 區域 | 組別 |
|---|---|---|---|---|
黃雨彤 | Huang Yu Tong | 超级金奖 | 台灣 | 初中組 |
李丞琳 | LEE CHENG LIN | 金奖 | 馬來西亞 | 高中組 |
蔡思潼 | TSAI,SSU-TUNG | 超级金奖 | 台灣 | 高中組 |
王伟豪 | ONG WEI HAO | 金奖 | 馬來西亞 | 初中組 |
蓝妍倩 | Lam Nian Cean | 金奖 | 馬來西亞 | 公開組 |
鄧舒庭 | Tang Su Ting | 金奖 | 香港 | 高小組 |
周芯媛 | Chew Xin Yuan | 金奖 | 馬來西亞 | 初中組 |
骆琳妮 | Lok Renee | 金奖 | 馬來西亞 | 初中組 |
萧凱轩 | SIEW KAI XUEN | 银奖 | 馬來西亞 | 初小組 |
陈言宇 | CHIN YUEN YUE | 超级金奖 | 馬來西亞 | 高中組 |
陈言星 | CHIN YUEN SIN ZOE | 金奖 | 馬來西亞 | 初中組 |
丘冠绅 | Soo Guan Shen | 金奖 | 馬來西亞 | 高小組 |
丘宽毅 | Soo Kuan Yi | 金奖 | 馬來西亞 | 高小組 |
陈凯乐 | Chin Khai Le | 超级金奖 | 馬來西亞 | 高小組 |
蔡昀恩 | Chua Yun En | 金奖 | 馬來西亞 | 高小組 |
曾筠皓 | CHAN JOON HAU | 超级金奖 | 馬來西亞 | 高小組 |
庄承瑾 | Chong Teck Wen | 超级金奖 | 馬來西亞 | 公開組 |
任祉伃 | Yvette Yum | 金奖 | 香港 | 高中組 |
刘有恩 | Leith Lew You En | 金奖 | 馬來西亞 | 高中組 |
吳嘉熙 | NG KA HEI | 银奖 | 香港 | 高小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