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5全球兒童及青少年鼓手大賽-第三季

2025 全球兒童及青少年鼓手大賽 - 第三季:以節奏敲響青春序章

歡迎來到第三季「2025 全球兒童及青少年鼓手大賽」!這是一場匯聚全球兒童及青少年打擊樂才華的節奏盛宴,參賽者將以靈活的雙手、飽滿的熱情,演繹對音樂的獨特理解,以鼓點律動詮釋新世代視角下的音樂魅力。本季大賽不僅是鼓手技巧展示的專業舞台,更是促進打擊樂文化跨國傳播、激發經典曲風創新演繹的關鍵平台,讓每一個年輕的節奏,都能跨越語言邊界,震動世界的心弦。

評審團與評審標準

由國際資深打擊樂教育學者、當代知名鼓手及兒童音樂教育專家組成的專業評審團,將以嚴謹且富有音樂感知力的視角,從以下核心維度對參賽者的表現進行評判:

曲目詮釋:穿透音樂的深度與獨創性

  • 曲目選擇與風格把控:能否挑選具有音樂價值或時代意義的曲目,並精准把握其風格特質。例如兒童組可選擇節奏明快的兒童音樂改編曲,如將《小星星》以輕快的爵士鼓節奏演繹,用活潑的鼓點還原童真;青少年組可挑戰更具風格多樣性的曲目,如將經典搖滾曲目中的激烈鼓點,融入爵士樂的靈活節奏,或用傳統民族打擊樂的律動重新演繹現代流行樂,讓經典曲風煥發新穎層次。

  • 音樂情感與曲目契合度:鼓點傳達的情感是否與曲目內涵一致。兒童組可通過簡潔的節奏變化演繹純真情感,如演奏《春天在哪裏》時,用輕快的踩鑔與清脆的軍鼓,模擬鳥鳴、流水的生機;青少年組則需憑藉細膩的力度變化傳達複雜情感,如演奏描寫「追夢」的曲目時,以漸強的底鼓烘托堅定信念,用間歇性的鼓刷技巧表達迷茫與掙扎,讓鼓點不僅是節奏,更是情感的載體。

  • 創新改編與個人風格:是否在尊重原曲的基礎上,融入個人創意與獨特理解。例如在經典民樂《喜洋洋》中,加入現代架子鼓的 - fill(過門)技巧,讓傳統喜慶節奏更具動感;或在搖滾曲目《We Will Rock You》中,加入非洲鼓的原始律動,創造跨文化的音樂碰撞;兒童組也可嘗試「童趣改編」,如用玩具鼓與正規鼓組搭配,模擬「動物狂歡節」的場景,展現天馬行空的創意。

技巧呈現:掌控鼓樂的精度與張力

  • 基礎技巧的純熟度:綜合評估節奏穩定性、力度控制與技巧規範性。包括架子鼓的軍鼓單跳、雙跳、复合跳的均勻度(如單跳每拍速度一致、力度均衡),底鼓與踩鑔的配合協調性(如快節奏曲目裏底鼓不拖沓、踩鑔節奏清晰);傳統鼓類(如中國大鼓、非洲鼓)則關注鼓點的飽滿度、擊打位置的準確性(如中國大鼓中心與邊緣的音色區分),避免因技巧不熟導致節奏混亂或音色雜亂。

  • 技巧多樣性與靈活性:能否根據曲目需求,靈活運用多種打擊技巧。例如演奏爵士風格曲目時,運用鼓刷(Brushes)製造柔和的掃刷音色,搭配輕快的切分節奏;演奏重金屬曲目時,運用雙底鼓(Double Bass)技巧增強節奏衝擊力,配合重音镲(Crash Cymbal)的爆發性音色;兒童組可在簡單曲目裏加入「節奏變奏」,如在穩定的 4/4 拍中,偶爾插入半拍休止或輕微加速,讓節奏更具層次感,避免全程單一重複。

  • 難度挑戰與適應力:面對複雜曲目、不同鼓組時的表現能力。如演奏多變拍號的曲目(如從 4/4 拍轉換為 3/4 拍)時,節奏轉換是否自然流暢;使用異型鼓組(如加入邦戈鼓、牛鈴等)時,能否快速適應不同鼓件的音色特點,並融入整體節奏;對於經典技巧(如鼓點的漸強漸弱、複雜的 - fill 過門),能否在保證準確性的同時,避免機械化演繹,讓技巧服務於音樂表達而非單純炫技。

節奏傳遞:鼓點背後的共鳴與感染力

  • 節奏情感的表達力:能否透過鼓點的力度、速度變化,傳達曲目內在的情感張力。例如以「友誼」為主題的原創鼓樂,可從緩慢、輕柔的鼓點(模擬初識的靦腆),逐漸轉為明快、有力的節奏(模擬相處的歡樂),最後以穩定、溫暖的鼓點收尾(模擬友誼的堅定);演奏悲傷氛圍的曲目時,用低沉的底鼓與緩慢的镲片敲擊,配合長時間的休止,讓節奏充滿沉澱感,引發聽眾的情感共鳴。

  • 兒童組純真節奏的呈現:兒童組可憑藉直率、活潑的節奏表達,展現童年的活力與快樂。如演奏《小跳蛙》時,用清脆的軍鼓模擬青蛙跳動的節奏,配合間歇性的「蛙鳴式」鼓點(短而快的軍鼓連擊),讓鼓樂充滿童趣;或在表演中加入簡單的肢體互動,如擊鼓時輕輕擺動身體,與鼓點節奏同步,讓整體表演更具可愛感,拉近與聽眾的距離。

  • 青少年組多元節奏的詮釋:青少年組可通過更豐富的節奏變化,表達更復雜的情感與思考。如演奏關於「成長」的曲目時,用不規則的鼓點(模擬成長中的挫折與迷茫),逐漸過渡到穩定、有力的節奏(模擬克服困難後的堅定),最後以充滿力量的重音镲與雙底鼓收尾,展現對未來的信心;或在節奏中融入對社會現象的感悟,如用急促、混亂的鼓點表達對「快節奏生活」的反思,引發聽眾的深度思考。

整體呈現:鼓樂協調的綜合感染力

  • 表演完整性與協調性:關注參賽者與鼓組、曲目風格的整體協調度。包括擊鼓姿勢是否標準舒適(如坐姿端正、雙手擊鼓力度均衡),與伴奏音樂(如有)的配合是否默契(如不搶拍、不脫拍,鼓點與旋律線同步),以及整個表演的節奏張弛是否有度(如激烈的節奏後,適當加入輕柔的鼓點緩解張力,避免全程高強度擊鼓導致聽覺疲勞)。

  • 創意表現形式:是否結合多媒體、舞台設計等元素,增強鼓樂表演的立體感。如在表演中加入「視覺化節奏」,用 LED 屏幕同步展示鼓點軌跡,讓聽眾「看見節奏」;或搭配簡單的舞蹈動作,如擊鼓時配合腳步移動、手部姿勢變化,讓表演更具观赏性;兒童組可使用色彩鮮艷的鼓棒或貼有卡通圖案的鼓組,配合可愛的舞台服裝,讓整體表演充滿童真氛圍,吸引同齡聽眾。

  • 風格一致性與個人魅力:表演風格與曲目、年齡特質的整體呼應。如演奏傳統民族鼓樂時,保持莊重、沉穩的表演風格,配合傳統服飾增強文化氛圍;演奏現代流行鼓樂時,展現活潑、大膽的舞台表現,如適時與聽眾互動(揮手、微笑),傳遞青春活力;無論何种風格,都需展現獨特的個人魅力 —— 可能是專注的眼神、自信的姿態,或是對音樂的熱情投入,讓鼓樂表演不僅「聽得好」,更「看得動人」。

大賽理念:讓節奏成為連接心靈的紐帶

本季「2025 全球兒童及青少年鼓手大賽」宛如一片孕育節奏的樂土,為每一個懷揣鼓樂夢想的孩子鋪就一條用鼓點連接音樂與世界的星光大道。

 

在這裏,年輕的鼓手在經典與創新的交融中突破節奏邊界:他們可能是傳統打擊樂的「繼承者」,用純熟的技巧演繹中國大鼓的雄渾、非洲鼓的熱情,讓古老的節奏在現代舞台上延續生命力;也可能是現代鼓樂的「探索者」,以大膽的構思將電子音樂的節奏與傳統鼓點結合,讓架子鼓的律動與流行音樂的潮流碰撞出全新火花。每一次鼓棒的揮動、每一個鼓點的輕重,都飽含著對鼓樂的熾熱摯愛;每一處節奏的變化、每一種技巧的選擇,都凝聚著對音樂的虔誠探索。他們如跳動的音符,用自然真摯的鼓點綻放音樂自信;似熱烈的對話,以獨一無二的節奏語言觸動世界心靈。

 

此刻,我們滿心期待見證鼓樂藝術的無限可能,更憧憬未來有更多熱愛節奏的年輕人加入這場盛會 —— 跨越國界與文化,以鼓為媒,讓節奏成為溝通音樂與心靈的橋樑;在鼓點中釋放激情,為全球音樂版圖注入獨具青春特色的創造力量!願每一段動人心弦的鼓樂表演,都成為點燃音樂夢想的火種,讓這門「用節奏表達自我」的藝術,在未來的時空中綻放更加絢爛的音樂之花!

使用 組別 篩選項目
組別
中文姓名
英文姓名
區域
獎項
初小組
陈冠宇
Chin Guan Yu
馬來西亞
金獎
高小組
倫梓軒
Lun Chi Hin Cyrus
澳門
金獎
初中組
田烁辰
TIAN SHUOCHEN
馬來西亞
金獎
初小組
闕昱涵
CHUEH YU HAN
台灣
超級金獎
初中組
紀沛辰
CHI PEI CHEN
台灣
金獎
初中組
张明杰
SIMON CHONG MING KIET
馬來西亞
金獎
初中組
赵俊浩
Chau Jun Hao
馬來西亞
超級金獎
初小組
李棹楠
Lee Cheuk Nam Daxon
香港
金獎
高小組
黎康蕎
Lai Hong Kiu
香港
金獎
初中組
梁皓博
Cylus Leung Ho Bok
香港
金獎
高中組
關韻希
Kwan Wan Hei
香港
金獎
高中組
陳宇澤
Chen Yu Ze
台灣
金獎
高小組
游浩恩
Yau Ho Yan
香港
金獎
高中組
黃柏睿
DANIEL JOSEPH WONG
台灣
金獎
初小組
麥茵善
Mak yan sin
香港
金獎
初小組
曹梓淇
Cho Tzeki Stacey
香港
金獎
初小組
陳凱怡
Chan Hoi Yi
香港
超級金獎
幼兒組
黃俊傑
Wong chun kit
香港
金獎
高小組
许纬博
HEE WEE BO
馬來西亞
金獎
初中組
楊朗森
Yeung Long Sum Hayden
香港
金獎
Page 1 of 13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