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全球兒童及青少年創作大賽 -第三季
2025 全球兒童及青少年創作大賽 - 第三季:以創意書寫時代聲,用靈感連接世界心
歡迎來到第三季「2025 全球兒童及青少年創作大賽」!這是一場匯聚全球兒童及青少年多元創意的文化盛宴,參賽者將以獨特的媒介、飽滿的構思,傾訴對世界的無限熱愛,以個性化的創作語言詮釋新世代視角下的時代魅力。本季大賽不僅是創意才華展示的開放舞台,更是促進全球文化跨地域交融、激發傳統與現代題材創新表達的關鍵平台。
評審團與評審標準
由國際資深創意產業學者、當代多領域創作人及兒童素養教育專家組成的專業評審團,將以嚴謹且兼具包容的視角,從以下核心維度對參賽作品進行評判:
內涵傳達:穿透主題的理解與再現
-
經典與時代的融合度:能否選取具有文化價值或時代意義的創作主題,並賦予個性化表達。例如兒童組可聚焦生活中的溫暖瞬間,如「爺爺傳授傳統手藝」時的專注畫面,用質樸筆觸勾勒文化延續的溫馨;青少年組可挑戰經典命題的現代演繹,如將古代詩詞意境與現代環保理念結合,透過多元媒介對比傳達當代對「傳統與責任」的思考,或用創作呈現異域文化交融的場景,讓民族特色與全球視野碰撞。
-
主題與媒介的契合度:創作主題的情感、內核是否與所選創作媒介的特質一致。兒童組可用繪畫、手工等直觀形式記錄自然與生活,以鮮活色彩對應「動物與人類共生」的純真構想;青少年組則可憑藉文字的深邃、影像的生動或設計的實用,傳達複雜主題的層次感,如以短篇小說表現「家國情懷」的厚重綿長,用公益海報設計演繹「綠色和平」的緊迫與希望。
-
跨文化元素的融入:鼓勵參賽者將本土文化符號與其他文化的表達特徵進行創意融合。例如在傳統剪紙作品中融入西方幾何構圖邏輯,或在影像創作中捕捉不同膚色人群共慶文化節日的瞬間,亦或是將現代數字藝術的科技感與傳統書法的韻味相結合,如以「數字光影 + 書法筆觸」呈現經典詩詞意境,用「跨文化角色互動」展現全球共生的和諧。
技巧表現:掌控創意的精度與張力
-
基礎技法的純熟度:綜合評估媒介運用、細節處理、邏輯構建的準確性與恰當性。視覺創作類包括構圖的合理性(如繪畫的主次關係、設計的視覺流動),色彩或質感的協調度(如手工的材質搭配、攝影的光影層次);文創與影像類則關注敘事的完整性、表達的流暢度,以及細節的還原,如短篇故事中人物性格的一致性、紀錄短片中場景轉換的自然性。
-
創作風格的創新性:是否在遵循媒介表達規律的基礎上,嘗試個性化突破。例如在傳統繪畫中融入數字繪畫的特效元素,或在手工製作中加入可互動的機械結構;也可探索「媒介混搭」的可能性,如一件作品中以繪畫呈現場景、用文字補充背景、靠手工製作還原細節,創造獨特的多維表達層次。
-
難度挑戰的適應力:面對複雜主題、不同創作條件時的表達能力。如創作「文化傳承」系列作品時的內容連貫性(如從技藝起源到當代傳承的邏輯銜接、人物情感的起伏變化),有限材料下的創意實現度(如用常見廢棄材料完成環保主題手工);對於經典創作主題(如和平、成長、文化),能否在把握題材核心特徵的同時,避免刻板表達,融入自身獨特視角。
情感傳遞:作品背後的共鳴與溫度
-
主題情感的表達力:作品能否透過媒介特性、細節呈現,傳達創作主題的內在情感。例如以「團圓」為主題的作品,可通過緊湊的畫面構圖、溫暖的色彩搭配或親切的文字語氣,傳達家庭相聚的喜悅;以「思鄉」為主題的作品,則可用疏朗的佈局、清冷的色調或含蓄的敘事,演繹異鄉人的牽掛,如繪畫中「窗臺明月與遠方家鄉剪影」的對比,體現深層思鄉之情。
-
兒童組純真情感的呈現:兒童組可憑藉直白的創作視角,記錄內心的真實感受,如用稚嫩線條繪畫「與小夥伴共築沙堡」,或用簡單文字寫下「保護小動物的願望」,以真實的場景、活潑的表達,展現童年的純真與熱忱。
-
青少年組多元情感的詮釋:青少年組則可通過細微的細節處理與氛圍營造,表達更豐富的情感層次。如創作「時代變遷」主題時,用老物件與新事物的對比畫面,體現懷舊與嚮往的交織;創作「文化敬畏」主題時,以傳統儀式中的莊重細節,搭配人物的神情刻畫,傳達對傳統的尊重,展現新世代對文化的理解與認同。
整體呈現:創作協調的綜合感染力
-
作品完整性:關注作品在整體表達上的協調性與完整性,包括核心內容與輔助元素的搭配(如繪畫的主體與背景呼應、文章的內容與題目契合),材料或形式與主題的匹配(如用仿古材料呈現歷史題材、用數字媒介表現未來構想),以及整體的節奏張弛(如複雜內容後以簡潔表達平衡體驗)。
-
創意表現形式:是否結合多維呈現、互動設計等元素,增強作品的立體感與感染力。如在繪畫作品旁搭配手寫創作思路卡片,或將文字作品製作成可朗讀的音頻配合插畫展示,亦或是以「系列作品」呈現主題的多維度表達(如從個體到群體的和平願景呈現),讓單一作品與整體敘事相互映襯。
-
風格一致性:創作風格與主題、媒介的整體呼應。如呈現古典主題時採用典雅厚重的表達風格,創作現代題材時運用明快前衛的呈現方式;不同類型作品分別展現各自的優勢 —— 視覺類突出直觀感染力,文字類強調情感深度,確保風格與題材、媒介的高度統一。
大賽理念:讓創意成為連接世界的紐帶
本季「2025 全球兒童及青少年創作大賽」宛如一座培育創意種子的園地,為每一個懷揣靈感夢想的孩子鋪就一條用多元表達連接傳統與未來的星光大道。
在這裏,年輕的創作者在經典與創新的交融中突破表達邊界:他們可能是文化傳承者,用細膩的創作捕捉古老的文化痕跡,讓傳統技藝的細節、民族符號的韻味延續千年文脈;也可能是先鋒探索者,以大膽的構思為經典命題注入新的活力,讓傳統文化的內核與現代審美、時代需求碰撞出時代火花。每一次媒介的選擇、每一處細節的打磨,都飽含著對創作的熾熱摯愛;每一維角度的切入、每一種風格的塑造,都凝聚著對世界的虔誠探索。他們如閃耀的靈感,用生動的作品綻放文化自信;似溫暖的對話,以獨一無二的創作語言觸動世界心靈。
此刻,我們滿心期待見證創意藝術的無限可能,更憧憬未來有更多熱愛創作與文化的年輕人加入這場盛會 —— 跨越國界與地域,以創意為媒,讓多元表達成為溝通傳統與現代的橋樑;在靈感中釋放激情,為全球文化版圖注入獨具青春特色的創造力量!願每一件動人心弦的作品,都成為點燃創意夢想與文化熱情的火種,讓這門傳遞時代聲音的藝術,在未來的時空中綻放更加絢爛的文化之花!
中文姓名 | 英文姓名 | 獎項 | 區域 | 組別 |
---|---|---|---|---|
黃曉洋 | Wong Hiu Yeung Mark | 金獎 | 香港 | 初中組 |
陳智凱 | Tsz Hoi Chan | 超級金獎 | 香港 | 高小組 |
易诗岚 | Yi Shilan | 超級金獎 | 内地 | 初小組 |
崔婉婷 | Cui Wanting | 超級金獎 | 香港 | 幼兒組 |
王溢谦 | Greyson Ong Yee Qian | 金獎 | 馬來西亞 | 公開組 |
管祈阳 | KUON QI YANG | 金獎 | 馬來西亞 | 公開組 |
曾苡倩 | CHAN YEE QIAN | 銀獎 | 台灣 | 公開組 |
林嘉慰 | Lim Jia Wii | 銀獎 | 馬來西亞 | 公開組 |
林卓恒 | LIM ZHUO HENG | 銀獎 | 馬來西亞 | 公開組 |
萧芫鸿 | Siew Yuen Hung | 銀獎 | 台灣 | 公開組 |
谢宛恬 | SIA WAN TIAN | 銀獎 | 台灣 | 公開組 |
戴祖彦 | Tai Julyan | 銀獎 | 馬來西亞 | 公開組 |
曾子涵 | Bernice Chen Zi Han | 銀獎 | 馬來西亞 | 公開組 |
莫捷君 | Muk Jie Jun Sean | 銀獎 | 馬來西亞 | 公開組 |
汤家淇 | Tong Jia Qi | 銅獎 | 新加坡 | 公開組 |
郑清如 | Tang Ching lu | 銅獎 | 香港 | 公開組 |
梁诚峰 | Leong Chen Fung | 銅獎 | 香港 | 公開組 |
刘承翰 | Skyler Liew Chen Han | 銅獎 | 香港 | 公開組 |
杨恬歆 | Yeong tian xin | 銅獎 | 新加坡 | 公開組 |
张凯心 | Chong Kai Shin Winnie | 銅獎 | 香港 | 公開組 |